10月社融低于预期、信贷回落 业内:宽信用进程有所放缓
10月社融低于预期、月社于预信贷回落 业内:宽信用进程有所放缓
中新经纬11月10日电 10日,融低央行公布社融、期信信贷数据显示,落业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079亿元,内宽比上年同期少7097亿元;其中,信用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进程人民币贷款增加4431亿元,同比少增3321亿元。放缓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1.29万亿元,月社于预同比增长11.8%,融低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21万亿元,期信同比增长5.8%,落业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内宽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152亿元,信用同比少增2110亿元。进程
整体来看,社融大幅低于预期,M1、M2双双回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团队分析指出,受疫情反弹扰动经济运行,商品房销售同比降幅扩大,以及9月信贷大幅放量部分透支后续需求等因素影响,10月信贷需求转弱,叠加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当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2110亿,表现不及预期。社融方面,主要受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融资和表外票据融资三项拖累,10月社融同比超预期少增。
王青团队认为,总体来看,10月金融数据下行,除受当前实体经济活跃度不足、楼市低迷影响外,更多属于季末透支效应的体现,符合今年以来金融数据波动的一般规律,并不代表宽信用进程逆转。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在疫情反复扰动生产消费下,市场主体预期仍弱,叠加季节性效应,宽信用进程有所放缓。前期多项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对信用形成一定支撑,但后续更重要的仍是尽快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避免资金淤积和空转,提升金融运行效率。
据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团队梳理,10月新增社融大幅低预期,大多细分项低于去年同期、尤其是贷款和政府债券。分项中,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分别为4430亿元和2790亿元左右,均同比少增超3300亿元以上、占新增社融同比少增的94%以上;企业债券、股票融资同比大体相当,非标融资中表外票据同比少增、委托和信托贷款合计同比多增1600亿元以上。
贷款低预期主因居民端拖累,新增居民中长贷仅332亿元、创14年以来同期新低。10月,新增信贷6152亿元、同比少增2110亿元。居民贷款拖累明显,或与预期偏弱、疫情阶段性扰动等有关。单月居民贷款转负、同比少增超4800亿元,尤其是中长贷、单月新增仅332亿元,连续第11个月同比少增、同比降幅扩大至3890亿元左右;短贷表现也较弱,单月新增转负至-512亿元、去年同期为426亿元。
此外,M1同比较上月回落,或与地产销售较差、企业活化动力较弱等有关;M2回落,与基数有一定关系。
展望未来,王青团队认为,在季末透支效应退去、财政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增长取向带动下,11月新增信贷有望恢复同比多增,各项贷款余额增速也将恢复上行,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是主要增长点。该团队预计,年底前宽信用将主要依靠政策性金融发力和商业银行贷款多增。综合考虑当前疫情波动、楼市运行状况,本轮宽信用进程将会抵达年底,这也将为四季度及明年初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
温彬强调,在内需仍偏弱和外需加快回落下,逆周期政策需进一步加力显效,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继续推动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的信用修复扩张,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赵伟团队提醒,地产相关融资约束压制总量弹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使用,政策性银行信贷释放等,带动企业端融资结构延续改善,持续性还待跟踪。(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重磅回应!沪深交易所: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严把市场准入关
- ·财经TOP10|曝长城汽车员工猝死!麦趣尔陷信任危机,百乐嘉利宝巧克力工厂停产!
- ·美联储“暴力”加息,中国市场如何突围?
- ·全球最大养老金连胜步伐戛然而止 间接揭示“日本为何不敢加息”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回应环球时报:已积极联系核实
- ·民航局向11个航班发出熔断指令
- ·南京银行白天“换章”刷屏,晚上突发澄清公告,啥情况?
- ·小米首款徕卡旗舰官方样张出炉:1英寸大底夜景无敌
- ·蔚来公布ET7、ET5、EL7德国市场整车购买售价 比国内至少贵12万元起
- ·全球最大养老金连胜步伐戛然而止 间接揭示“日本为何不敢加息”
- ·企业如何防范管理汇率风险?收下外汇局 “参考指南”
- ·李小加回忆港交所往事:一张餐巾纸写下股票互联互通方案,香港市场的最大魅力在于国际规则和中国市场
- ·万物新生第三季度营收25.4亿元 同比增长29.2%
- ·外交部:美方应该认真审视并纠正自身在难移民问题上的斑斑劣迹
- ·4家航司购买292架空客飞机 耗资合计超370亿美元
- ·英国亿万富翁:“愿为普京挡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