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5大上市险企前3季度合揽2.12万亿保费,非车险高增态势拉动财险景气度延续向好
(图片来源:东方IC) A股5大上市险企2022年前三季度保费数据在近日相继披露完成,大上动财统计看来,市险势拉合计实现2.12万亿元保费收入,企前气度同比增约4%。季度寿险公司中,合揽9月单月保费收入四降一升,保费除加大业务推动力度的非车太保寿险外,其他寿险公司保费表现均有所收缩。险高险景向好财险方面,增态9月车险保费增幅环比略有收缩,延续但非车保费的大上动财提速拉动财险的景气表现。 寿险单月保费表现四降一升,市险势拉新业务价值仍有承压 先来看寿险表现。企前气度五家寿险公司中,季度今年前3季度保费收入5541亿元,合揽同比微增0.13%,保费收入增幅为0.9%,收入保费1377.92亿元。 平安寿险前3季度保费收入3552.94亿元,同比收缩2.54%,同期平安养老保费收入同比缩减11.67%,平安健康则有17.43个百分点的上行,收入保费108.69亿元。 同期,人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824.65亿元,同比增速5.81%,排在寿险公司首位,增速排在第二位的是太保寿险,前三季度揽入保费1897.38亿元,同比增长4.4%。 当月保费表现来看,加大业务推动力度、增额终身寿长相伴销售火爆的太保寿险在9月实现保费收入9.4%的增幅。国寿则略有收缩0.8个百分点,单月增速由正转负,上海申银万国证券提出是受分公司陆续启动开门红影响,负债端仍领先行业。此外,平安寿险、新华保险和人保寿险单月保费分别有2.8%、5.3%和16.2%的同比收缩。 国君非银提出,考虑到三季度各家公司产品结构更加倾斜价值率偏低的理财类产品,预计上市险企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增速仍然承压,分别为:中国人寿(-15.0%) 平安寿险(-28.8%) 太保寿险(-38.4%) 新华保险(-47.3%)。 也提出,三季度各公司新业务价值及新单保费继续承压,环比2季度未见改善,预计4季度在低基数背景下新单降幅有望轻微收窄,但下滑趋势短期难以扭转,全年新业务价值表现将延续疲软态势。 车险保费单月增幅放缓,非车拉动财险景气延续 财险方面,2022年前3季度,人保财险实现保费收入3810.24亿元,同比增约10.19%,其中车险业务保费同比增长7.1%后收入保费1960.28亿元,意外伤害及健康险收入保费803.69亿元,同比增约14.6%,农险业务收入459.24亿元,同比增长22.9%,低基数的信用保证保险仍然保持高增速,前3季度收入41.71亿元保费,同比增约127.7%。 同期,太保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约12.5%,收入保费1327.33亿元,平安财险前3季度收入保费2220.24亿元,同比增约11.38%。国君非银分析,“考虑到三季度疫情下车险出险率下降以及大灾较2021年同期减少,预计头部险企综合成本率表现超预期,而平安财险受制于保证险业务的赔付压力,预计综合成本率小幅抬升。预计上市险企2022年前三季度综合成本率分别为:人保财险(96.7%)、太保财险(97.6%)、平安财险(97.7%)。” 单月数据来看,太保财险增速居首,9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5.4%,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分别实现13.4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的同比增长。但受9月部分地区疫情下新车交付的影响,单月车险增速环比略有下滑,人保财险9月车险保费同比增长6.6%,环比8月有2.6个百分点的收缩。 认为,当前,汽车产业链并未受明显影响(9 月汽车销量单月同比+25.7%),后续随着汽车消费支持政策与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预计车险高增可恢复。且从另一角度看,疫情反复下居民休闲出行减少将带动车险出险减少,从而降低赔付率,车险盈利性有望继续提升。 而同期非车险业务仍保持较快增长,推动行业保费延续景气。国君非银在研报中指出,人保财险的政府类非车是保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9月农险和意健险同比分别增长35.3%和18.4%。 开门红储蓄型产品销售改善,新单及新业务价值或回暖 “未来仍需关注市场宏观环境变化,预计伴随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居民收入水平预期提升将带来保险需求复苏,各险企新单保费增速有望持续改善”,展望后市, 从政策面指出。 基本面方面,险企开门红表现将为市场带来新信号。近日,保险公司2023年“开门红”陆续启动,其中中国人寿率先鸣枪。从产品来看,分析,中国人寿发布的主打产品“鑫享未来”两全保险看,延续了去年“鑫裕金生”的基本形态,包括交3/5 年、保8/10 年的缴费和保险期限,以及相同的满期金和生存金保险责任等;主要区别是剔除了客运交通意外责任。该产品的特点是返还较快,且搭配的鑫尊宝万能账户(A 款),现行结算利率高达4.8%(保底利率2.5%),收益率较高。 由此,兴业证券预计,2023 年各家开门红将延续去年“快返年金/两全+万能”的产品策略。考虑当前长期利率下行以及权益市场波动加剧,具有刚兑属性的保险产品稳健性优势凸显,预期2023 年开门红储蓄型产品销售改善。 国君非银则分析指出,当前权益市场震荡、银行理财破净等使得居民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对于高收益确定性的保险理财需求增加,而保险公司开门红主销的年金、两全和增额终身寿等产品较好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预计2023年开门红新单及NBV出现回暖。 基本面向好的同时,权益市场方面,7 月以来仍有下行压力,或对权益投资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拖累利润;截至10月19日收盘,750天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速度放缓,其中10 年期国债750 日均线下行10.92bp,同比降幅收窄5.25bp,准备金计提压力有所缓解。在此前提下,上海申银万国证券认为,权益市场波动或使投资端承压,750 均线下行放缓准备金计提压力边际缓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突发!俄第二大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死亡,公司称是“病重去世”,媒体却说是“坠亡”
- “中国神土”来了!两日累涨逾10%,稀土发展前景看好
- 和罗永浩“分手”后,交个朋友交到了新朋友
- 朗生医药委任朱迅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
- 碧桂园完成14.63亿股新股份配售 所得款约38.7亿港元
- 兴证策略张忆东:一旦经济衰退,美国通胀就像牛皮癣一样很容易再次复发
- Mysteel解读:外调及二育活跃,东北等猪价突破12元关口
- 安盛集团姚远:能源、大宗商品以及粮食的价格可能长时间内在高位震荡
- 赞助世界杯金额过亿,但现代起亚在中国正退出主流视野
- ColorOS 13正式版来了!OPPO Find X5、一加10 Pro首批用上
- 外资改变中国房地产投资方式, 这些另类资产更受青睐
- 国资委:各央企要“一企一策”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
- 搭上新能源快车,这个赛道站上“风口”
- 海南自贸港RCEP企业服务中心成立
- 蜜雪冰城IPO:靠6元一杯奶茶年入百亿,食安风波会成“拦路虎”吗?
- 业绩向左,走势向右,快递行业“掘金”机会已露端倪
- 新京报评论:这个西部省份,何以一跃成为汽车大省?
- 新能源汽车“谁给谁打工”引发关注,东风汽车竺延风:上游产业链要坚持长期主义
- 发改委产业司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视频会
- 教育部:加强隐形变异培训治理,17省份已建立社会监督员队伍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