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坑人“助贷” 个人信息保护需落到实处
炒股就看,助贷权威,警惕专业,坑人及时,个人全面,信息需落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保护 原标题:每经热评|警惕坑人“助贷” 个人信息保护需落到实处 每经特约评论员 蒋光祥 近些年不少人接到过“我这边是到实××银行,请问您需要贷款吗?助贷额度30万(或50万不等)”之类的电话。作为业内人士,警惕不难戳穿对方自称银行人员的坑人话术。比如,个人反问一句“为什么不用座机打?信息需落你们分行长是哪位?”轻而易举就能让对方卡壳。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保护真的到实会信以为真。 人们日常接到的助贷这种电话,甚至带有银行LOGO的“钓鱼”授信额度短信,实际上都是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所谓“助贷”公司在和你周旋,最终目的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抽成。实际上,这些贷款只要你符合资质,不需要任何助贷手段,本可以自己完成。 根据记者卧底调查,近几年国内稍具活力的一二线城市都有成百上千家助贷公司在营业,入行门槛没有,获客就是假借各种银行的正规身份,通过人海战术拨打大量电话,然后大海捞针般从中找到有贷款意向的客户。当前最常见的贷款产品无非两种:抵押贷(需要有房)和信用贷。但对于被钓上来的客户来说,中介口中的超低利息产品往往并不存在,而正常利率的产品之外,还需附加中介的高额服务费,抽成比例在贷款金额的1%到18%不等。中介为了提高成功率,往往还会PUA客户,把客户某些征信上的小问题放大,让客户相信不通过他们的“绿色通道”或者“熟人”,就会在银行审批时很难通过。如此一来,缺乏金融常识又需要资金的客户就会上钩,支付高额服务费。但对于中介来说,成本就是房租和电话费,还不用担责,“客户还不还款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风险是银行来承担的”,看来的确是一笔划算的生意。 需要引起各方重视的是,这些中介的电话资料从何而来?据悉,他们的名单上主要是小区业主、企业老板、有贷款记录的人,以及部分曾经通过正规渠道提交贷款申请的人。前两者多为非法交易获取,而后两者是否有金融机构“内鬼”泄露个人数据?曾有人对此做过研究,事实并非如此,而是有人通过网络爬虫等科技手段来实现非法目的,例如通过爬虫提取银行与客户之间正常短信里的关键词,来违法获取数据,甄别出目标客户,催生了消费贷、信用贷市场的泡沫。因而,虽然对个人合法数据保护越来越严,但对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违法行为的打击还是怎么加强都不为过。否则就会面临记者调查中中介猖狂反问:“查不完的,能查完吗?” 此外,暂不论助贷公司员工冒充正规银行职员,打着正规银行旗号是否合规合法,疫情反复之下,无论是国家政策层面还是银行自身,均为扶持受到冲击的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人,纷纷推出相对低息的贷款产品。而助贷公司却通过不法途径拿到客户资料,甚至通过各种包装、协助伪造假材料的方式,来实现自己“跟着老板干,年入200万”“每天笑眯眯,到手三万一”的美梦,轻则加重客户负担,重则让客户承担风险套取资金,违反银行对贷款实际资金用途的要求。实际上,当下各大小银行对于自己此类产品的宣传可谓不遗余力,只要客户有手机,会登录银行APP,均可通过提示,按步骤短信验证、人脸识别、额度测算来自助完成信用贷款的获取与发放。值得一提的是,多家银行也都在此类业务的首页有弹窗提示,与任何所谓助贷机构均无任何合作,不要因轻信而上当受骗。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金融街论坛年会声音:中国经济巨轮将继续破浪前行
- 美军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意欲何为
- 实地探访北京银行多个网点排队取现 官方回应:已打入医保存折内的资金可随时正常支取
- 银保监会:2022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 同比增长7.1%
- 富士康:成都工厂闭环生产,目前厂区运营正常
- 人民论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浙江“第三城”全面取消县市落户门槛!此前才发政策:三口之家年入不足10万拟列为低收入家庭
- 新能源和出口成为汽车产业“两驾马车”
- 印尼防长表示印尼很荣幸同中、美成为好朋友,外交部回应
- 联合国人道主义运粮船将于18日接受联合协调中心检查
- 成都燃气半年报业绩微升1.99%,首发募投项目两度延期
- 长江旱情告急 鄱阳湖两个月内缩小3/4?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将营造更加优质的开放环境 健全更加安全的开放体系
- 市场监管总局:抓紧抓好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 加快出台支持平台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 外资加仓中国资产对权益资产保持乐观态度
- 买二手车过户后被“锁”车?小鹏汽车厂家回应!
- 北证50成分指数正式发布 多家基金上报相关产品
- 意外降息后离岸人民币一度跌近700点 外贸态势主导后市
- 世诚投资陈家琳:A股弱势复苏,聚焦三大结构性机会
- CEO“唱罢”CMO登场?魏牌高管讨论辅助驾驶,不忘为自家产品打call!网友:看疗效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