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世界》今起停工停业,曾为刊发《“狗日的”腾讯》道歉
来源:传媒见闻
“中国IT史,狗日的半部看计世。计算机世界今”2022年4月27日,起停歉伴随几代IT人成长的工停《计算机世界》正式宣布从今日起停工停业。这意味着,为刊这一由美国IDG公司与中方合资创办的发腾首份报刊,没能做到去年6月纸质停刊所宣称的讯道那样——以“升维”的方式踏上数字传媒时代新征程,反倒是狗日的燃油耗尽,不幸结束了自己一生的计算机世界今征程。
《计算机世界》在通知中写明了具体原因:自新冠疫情爆发至今,起停歉公司持续严重亏损。工停截至今年初,为刊公司现金流断绝,发腾已经无力支付员工工资及其他运营费用,讯道甚至连员工的狗日的社保公积金费用都是靠多方借款垫资缴纳。公司的外地关联单位被冻结账户,深陷纠纷,导致法人长期滞留外地,也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危机。
欠薪的员工纷纷离职并发起劳动仲裁,目前等待劳动仲裁开庭的就有近10起案例。个别员工选择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但当劳动监察人员了解公司情况后,也只是表示近两年类似的企业非常多,即便部门发出责令企业补发工资的公文,也解决不了企业没有资金的问题。
“我们看不到疫情结束的可能,看不到公司扭亏的希望。”为此,《计算机世界》不得不决定,自2022年4月27日起停工停业,全体员工安排待岗,待岗期间公司支付生活费(最低工资的70%),公司后续拟设法以转租办公室等方式获取资金以努力补发员工工资及待岗生活费。同时,《计算机世界》号召员工待岗期间,帮助公司追回客户单位业务款项,如能回款的将优先补发工资、待岗生活费。
资料显示,《计算机世界》创刊于1980年,有着辉煌的历史。该刊物曾一度位列全国报业十强,也曾是中国最厚的报纸,在2000年初售价1.5元,因为销量炙手可热广告投放量极大,长期保持300多个版面。当时甚至有这样一种有趣的说法,“买一份《计算机世界》即便是原封不动当废品卖,也能赚回1.5元的购买成本。”
一位媒体圈的老前辈对传媒见闻感叹道,《计算机世界》创刊四十余年来,曾刊登过不计其数的重磅报道,老一辈IT人都是这本杂志的读者,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非那篇《“狗日的”腾讯》莫属。
据了解,《“狗日的”腾讯》是《计算机世界》刊发于2010年7月的一篇封面头条文章,文中把作为互联网公敌进行批判,将互联网商业竞争写成了不可调和的恩怨情仇,详细叙述了联众、奇虎、360等公司与腾讯之间的爱恨纠葛。
由于标题与内容太过于刺激,《计算机世界》后来与腾讯之间进行了一次“你来我往”的斗争,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在《计算机世界》回应腾讯的十余天后,该刊物发表致歉声明,称文章使用标题语言及图片不妥,缺少应有的公允、严谨和标准,对腾讯造成了不良影响。
尽管如此,《计算机世界》的这一次大胆行为仍然挑起了传媒领域的重视。《羊城晚报》当时的一篇评论就如此说:《狗日的腾讯》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并不尽然都是针锋相对、刀刃相向的,但却在文章最重要的题眼位置骂出了这么一句脏话,并且作为一期杂志封面,实在是史无前例。
如今,当这份重量级报刊停工停业的消息传来,不少网友发出感叹:“一个《计算机世界》,一个《电脑报》,是我们永远的记忆。”
- ·造车新势力8月成绩单出炉:理想“爆冷”仅交付4571量,AITO问界系列首破万辆
- ·牧原股份:预计今年投产总屠宰产能将超过3000万头/年
- ·美财长称正密切关注美国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风险
- ·马斯克:特斯拉将在美国新增车身颜色
- ·2022,中国汽车这一年
- ·四部门发文明确十项重点任务 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 ·百合花拟募资逾11亿跨界新能源领域 陈立荣八折包揽定增构建双主业结构
-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释放什么信号?
- ·三大电信运营商10月份数据透出信号 更多竞争者将抢夺5G专网建设“蛋糕”
- ·注册制下“借壳”新案例:中国500强企业入主山东华鹏
- ·【育儿问答】孩子感冒还能接种流感疫苗吗?
- ·苏纳克首相,对英国意味着什么?
- ·点“数”成金 数据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 ·“牙茅”通策医疗三季报业绩下滑,净利润降18.47%,机构态度分歧, “医药女神”葛兰逆势加仓,什么原因?
- ·Mysteel解读:从供应端简析广西豆粕价格为何居高不下
- ·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坚持本土创新、全球领先
- ·“云南首富”被监视居住 律师称或涉嫌刑事犯罪 千亿恩捷股份怎么了?
- ·发改委:强化外商投资企业金融支持,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
- ·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信部:加大知识产权资金支持力度
- ·上海银行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微增3%,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翻倍
- ·成都多地公布全员核酸检测时间安排,多在14时到19时
- ·Meta主要股东致信公司,建议削减20%的工资成本并限制元宇宙支出
- ·又有多家A股公司启动回购,称“当前股价未充分反映公司价值”
- ·三维家CEO蔡志森:将持续技术赋能家居产业转型升级
- ·寿险业转型释放积极信号 业界看好保障和长期储蓄空间
- ·两三件展品就敢开收费展览?展览热遭吐槽背后,是业态创新还是圈钱圈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