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贷款利率创新低!央行发文,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功能,强化信贷政策引导作用
9月21日,企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系列第五四篇《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贷款低央贷政导作由央行金融市场司撰文。利率
文章指出,创新策功策引党的行发续十九大以来,人民银行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文继发展思想,总量上坚持合理充裕,挥货化信机制上注重市场引导,币政结构上强化精准滴灌,企业积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贷款低央贷政导作长效机制,努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利率更有效率的创新策功策引金融服务。
文章提到,行发续人民银行深入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文继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挥货化信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2年8月末,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05%,为有统计以来最低值。
文章还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紧要关口,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巩固实体经济恢复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强化信贷政策引导作用,持续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2018年-2021年我国M2平均增速为9%
文章首先回顾人民银行在营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上的努力。文章称,人民银行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管好货币信贷总闸门,加强跨周期设计,以现代化的货币管理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稳定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18年以来,1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10.8万亿元。依法上缴超过1.1万亿元结存利润,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加速落地。2018年-2021年,我国M2平均增速为9%,与同期名义GDP平均增速8.3%基本匹配,支持实现了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的长期优化组合。
二是稳中求进开展跨周期调节。2022年以来,在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背景下,及时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亿元,推动设立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随后新增3000亿元以上额度,支持金融机构加快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投放节奏,积极匹配基建项目融资需求,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8月末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有统计以来最低值
文章指出,人民银行十分重视用好市场的力量,在政策设计中既注重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也注重引入激励相容的市场化制度安排,运用价格手段、科技手段和“放管服”改革办法,充分调动金融机构自主性、积极性,提高政策传导效果,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一是发挥利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作用。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深入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2年8月末,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05%,为有统计以来最低值。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长期存款利率下行,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为让利企业提供坚实基础。仅2020年一年,金融系统主动让利实体经济1.5万亿元。
二是创新推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人民银行先后推出支农支小再贷款、扶贫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两项直达工具与接续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及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交通物流、普惠养老再贷款等系列政策工具,持续丰富政策工具箱。2022年6月末,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5.4万亿元。
三是完善金融市场机制,丰富金融产品和工具。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产品体系,综合运用债券、票据等金融创新品种,通过市场化方式满足各类主体融资需求。
将继续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强化信贷政策引导作用
文章指出,人民银行努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主要有五方面: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2022年7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29.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30.4%,增速持续维持高位。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服务区域和城乡经济布局。脱贫攻坚期间,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6688亿元。2022年7月末,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47.2万亿元,是五年前的1.6倍。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实体经济低碳转型。2022年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3万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带动减少碳排放量超8000万吨。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服务更高层次双向开放。2022年6月末,境外机构持有我国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较五年前增长1.7倍。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增强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2022年7月末,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连续39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
文章最后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紧要关口,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巩固实体经济恢复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强化信贷政策引导作用,持续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为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以扎实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编:杨喻程- ·郭树清: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改善社会领域供给的重要举措
- ·北京4月27日新增本土确诊中有12名学生
- ·公费点外卖开支过高挨批 以色列总理将自付伙食费
- ·三星电子第一季度营收614亿美元 净利润87.9亿美元
- ·世界杯来了 它拉动了这些商机
- ·广州白云机场取消28日九成航班
- ·伊泰煤炭发布第一季度业绩 净利润约32.84亿元同比增长215.86%
- ·北京平谷:28日起开展两轮区域核酸检测
- ·博时基金市场点评11月23日:市场继续震荡,新能源板块领涨
- ·新交规挡不住黄牛顶风作案!买卖驾照分网络横行,50元一分转手赚3倍
- ·乌克兰战争叠加通胀担忧 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飙升34%
- ·北京:留抵退税新政惠及15.3万户纳税人
- ·全球第十动力电池厂商蜂巢能源冲刺科创板,成长性如何?
- ·江苏太仓:阳性感染者曾去过大润发超市,已封控消杀,4月28日起正常营业……
- ·项羽故里票价被指对外地人不友好,景区:优惠本地市民是通行做法
- ·快讯:基建股震荡回暖 新疆交建等多股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