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投资理财行为报告出炉:债券类资产配置占比超过股票位列前三
作者:段思宇
今年以来,居民随着资本市场的投资加剧变化,居民在投资理财偏好上发生了变化。理财类资列前日前,报告比超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在线上举办“2022高金财富管理行业峰会”,出炉产配并发布新一期《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下称《报告》),债券置占显示居民投资风险管理意识有所提升。过股
全国政协委员、票位高金执行理事屠光绍在开幕演讲中指出,居民对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进行持续性研究,投资是理财类资列前为了更好地促进居民投资理财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形成居民投资理财行为和居民投资理财市场的报告比超良性互动,能为有效引导居民投资理财行为、出炉产配提升投资理财行业服务能力、债券置占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和规范投资理财市场提供支持。过股
根据《报告》,在居民的财务健康度方面,居民有家庭备用金的比例从去年的72%增至73%,风险管理意识稳中有升。“较高的备用金准备率有助于居民更好地应对短期风险,例如疫情多点散发带来的短期停工和收入减少的问题。今年备用金准备率略有上升,显示出居民对突发风险导致的收入减少的警惕性增强。”
另在理财产品配置偏好方面,居民的理财产品配置偏好比较集中,且相对保守。公募基金配置明显降低,其中权益类配置降低、固收类增加,体现出避险的特征。具体而言,银行存款类、公募基金和债券是2022年居民投资比例最高的三项资产。
其中,中债券类资产配置比例为21%,相较于上一年的15%有6个百分点的上升,取代股票成为2022年居民配置最多的三类资产之一;股票配置从2021年的17%增加到20%,配置比例与债券非常接近;公募基金配置仍居于居民配置品类的第二位,但比例有大幅下降;私募基金、房产配置有微弱降低。
整体来看,权益类配置(股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整个投资品类的配置情况来看,相较于去年更加分散。
在投资风险偏好《报告》降低的同时,中国居民的长期投资意识也有所提升。《报告》统计,相较此前,一年以内持有意愿的用户比例明显下降,从去年的72%到今年的65%;而且,居民对投资收益的期望普遍下降,去年对于投资的年化期望收益在5%以内(包括“不亏就好”)的受访用户占比为37%,今年增加6%,为43%。这一方面说明人们的收益期望逐渐回归理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市场预期的不乐观。
体现居民投资回归理性的还有一个维度在于追涨杀跌现象有所减少,非理性决策降温。数据显示当面临损失超过20%时,40%的受访用户可能会改变投资计划,相较于去年有所下降;当收益超过20%时,近34%的受访用户选择增持,相较于去年超过50%的数据有大幅下降。追涨杀跌现象在中国居民投资理财中是客观存在的,但今年有所降低。
此外,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选择回归理性。调查显示,投资者对明星基金经理的关注程度显著下降,关注比例由去年的24%下降至14%;投资者对基金历史收益的关注也有所降低,由56%变为53%;投资者对渠道推荐、封闭期长短和费率的关注度有所提升,或与去年市场波动情况有关,投资者对专业投顾、流动性和购买成本更加敏感。
实现长期投资和提升居民的投资理财体验,专业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投资理财的专业化除了居民自身的金融素养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居民获得专业服务,例如以居民利益为考量的买方投顾业务。《报告》还显示,有28%的受访者会因为投顾服务而增加长期投资意愿,同时仍有半数受访者不了解基金投顾服务。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尚处于专业投顾的初级阶段,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 ·中概股多数下跌 贝壳、理想汽车跌超5% 中通快递、唯品会绩后走强
- ·应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 欧盟对“绿色协议产业计划”开绿灯
- ·喊出百亿目标,兼香能否成为郎酒第二增长极?
- ·博时基金市场点评2月10日:市场震荡回调,创业板跌幅接近1%
- ·重磅!药品网售监管办法发布,对第三方平台、处方药网售影响有多大?
- ·2月10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军工概念股中航电测走出7连板
- ·滨江三十而已
- ·麦格理:上调敏华控股评级至“跑赢大市” 目标价升97%至11.4港元
- ·专家:少子老龄化或成长期趋势,缓解教育焦虑是回应生育焦虑关键
- ·7000人!巨头全球裁员,市场不买账!连续亏损,瑞士信贷大跌15%!
- ·英国第四季度GDP环比零增长,勉强避免技术性衰退
- ·转型加速,银行网点如何刷“存在感”?
- ·ESR11月21日斥资约586.36万港元回购35万股
- ·ChatGPT可能应用于哪些金融场景?
- ·欧股集体开跌 德国DAX30指数跌0.67%
- ·土耳其地震对大宗商品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