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财富管理银行新路径,锚定三大北极星指标!光大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近20%,不良率仅1.24%
原标题:探索财富管理银行新路径,探索锚定三大北极星指标!财富制造业贷款占比近20%,管理不良率仅1.24%;金融央企“国家队”强势出击…
来源:行长要览
“ 付万军提出,银行要推动三大业务板块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新路星指行制从做指标转向做经营,径锚近不仅锚定零售、定大大银贷款公司和金融市场三大块会的北极标光北极星指标。”
越是造业占比艰难的环境,越是良率能体现一家银行的经营能力与责任担当。
2022年上半年,探索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加严峻,财富外部经营环境愈加复杂,管理作为我国第一家国有控股并有国际金融组织参股的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下述简称光大银行)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新路星指行制不断打造自身经营特色和竞争优势,在履行金融央企责任担当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营成效,维持其一如既往的稳健本色。
《行长要览》拆解2022年半年报发现,光大银行上半年经营业绩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财富管理特色日益鲜明,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稳定向好。
稳中有进:资产规模首破6万亿,
不良率仅1.24%
对于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可持续发展态势以及长期稳健的经营业绩。2022年上半年,光大银行业务规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稳定向好。
首先,稳定增长的资产规模,是反映一家银行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截至上半年,光大银行总资产规模实现6.26万亿元,较去年末增加3551.78亿元,增长6.02%;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5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52.27亿元,增长6.21%;负债总额达到5.7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1%;存款余额3.9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18.69亿元,增长7.4%。
其次,稳中有进的盈利能力,能够证明银行发展战略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光大银行紧紧围绕“财富管理银行”发展战略,坚守政治性、人民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经营业绩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报告期内,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84.54亿元,同比增加13.62亿元,增长1.77%。其中,利息净收入566.75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归母净利润232.99亿元,同比增长3.8%;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环比一季度分别提升1.65和1.84个百分点,保持了较为稳健的业绩增长速度。
此外,不断优化的资产质量,是银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今年上半年,光大银行资产质量实现“三降一升”,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不良贷款率1.24%,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率1.84%,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1.96%,比上年末下降 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8.33%,比上年末上升1.31个百分点。
战略落地:探索财富管理银行新路径
锚定三大北极星指标
今年上半年,该行零售AUM(客户资产管理规模)总量达到2.3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5%;FPA(公司客户融资总量)达4.6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5%,两项指标增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财富客户AUM达到1.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
行长付万军在中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光大银行将继续坚持‘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目标愿景不动摇,保持战略定力,同时,为了让战略愿景更好地落地,结合近几年内外部形势的变化,需要对战略落地的路径进行进一步的明确。”
付万军提出,要推动三大业务板块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从做指标转向做经营,锚定零售、公司和金融市场三大块会的北极星指标。具体来看,零售板块的北极星指标即零售的AUM;公司板块的北极星指标为对公FPA;金融市场板块的则为同业GMV。
“这三个指标之间是相互贯通的,通过同业金融GMV把前端的C端、B端,即零售AUM作为投资的负债端,对公FPA形成了产品的资产提供端,同业金融GMV在中间贯通。”付万军表示,通过这三者的贯通实现各类客户资金和资产的对接、投资和融资的对接,以提升光大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
责任担当:制造业贷款占比高达近20%,
普惠贷款新增448亿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命脉。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绝对主力,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作为一家金融央企,更是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在保持经营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光大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正如光大银行行长付万军在业绩发布会所言:“光大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就是更好地服务和契合国家的战略,在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与光大银行的客户,与实体经济共同成长,从而也实现银行自身的价值创造和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出台6个方面22条具体措施,开展“稳经济、进万企“系列服务活动,聚焦制造业、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三方重点领域,精准实施信贷投放,支持受困企业渡过难关。
其一是制造业。光大银行对公信贷聚焦国家重点战略领域,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民营企业贷款投放。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了520亿元,达378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占全行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的19.49%。
其二是普惠金融。光大银行持续加大普惠贷款投放,推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实现“两增两控”阶段性监管达标;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出台稳经济、保通保畅、复工复产等政策,加大对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支持。报告期末,光大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达2818.8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48.83亿元,增长18.9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第三是绿色金融。光大银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认真落实金融管理部门关于绿色金融相关政策要求,将绿色低碳发展嵌入“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总体战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金融工作。报告期末,光大银行绿色贷款比上年末增加了330亿元,增长26.59%,清洁能源贷款比上年末增长44.16%。此外,光大银行持续推进绿色中间业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轻型化转型成效显现,实现绿色中收61.69亿元,同比增长6.44%。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债券投资中,光大银行也加大了对制造业,普惠、小微企业,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投资,认真贯彻稳经济增长大的要求。投向制造业、小位绿色,以及物流运输、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债券,投放规模达到了超过500亿元。
- ·尼康复古微单Z fc新颜色版本上市,单机身6499元
- ·印尼官员称能源补贴支出过高:国民必须为燃料涨价做好准备
- ·每日优鲜称已向北京消协提交整改方案
- ·明星项目与破产清算并存 芯片产业极端现象折射周期特性
- ·美元多头爆发 黄金再遭打击!
- ·监控心率,兴业银行App被指涉嫌过度索权?此前曾涉隐私不合规
- ·北向资金净买入38.78亿元 隆基绿能净买入6.95亿元
- ·银保监会谈“保交楼”: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 ·挂牌转让多家子公司股权,银联商务为何加速“瘦身”?
- ·Illumina盘前跌超16%,Q2净亏损5.35亿美元,同比由盈转亏
- ·现代集团:将投资超4亿美元与波士顿动力合作成立人工智能研究所
- ·AMD 96核霄龙处理器“EPYC 9654”曝光
- ·北京市安委办:全力防范压减各类亡人事故
- ·德媒:核电站遭袭会引发哪些后果
- ·种植牙自由之辩:入医保、进集采、靠行政力量“杀到地板价”,老百姓会真的受益吗
- ·以后去哪看球?这家上市公司确认失去西甲联赛版权,还面临巨额索赔
- ·俄外交部:就欧盟中止与俄签证便利化协议一事 俄方保留采取回应措施权利
- ·不顾日元对冲基础上美债会带来损失 日本投资者加力购买海外债券
- ·央行:中国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元 外币贷款减少311亿美元
- ·李宁上半年营收124.09亿元, 同比增长22%符合预期
- ·中国游戏企业在中东“淘金”:当地收入占比超4成
- ·国民零食品牌卫龙净利润增长不及营收,产能利用率不足仍募资扩产能
- ·百亿量化私募巨头辟谣:未劝投资者赎回中证1000指增产品
- ·叮咚买菜高管解读财报:实现阶段性盈利 没有现金流风险
- ·证券日报: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 ·OPPO Find N 2和“蜻蜓”竖向折叠屏手机将于Q4发布,通过改进铰链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