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新希望还是新内卷之王?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折叠屏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晓加
来源:壹DU财经(ID:yiducaijing2021)
2022年,手机终端市场乌云压顶。新希新内
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望还王今年第三季度,折叠屏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为6220万台,新希新内同比下降20.8%,望还王是折叠屏2015年以来最差的“第三季度”。
萎靡不振的新希新内手机市场,细分的望还王折叠屏赛道却呈现出逆市增长的可喜局面。上述统计报告同时显示,折叠屏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达72.3万部,新希新内同比大幅增长114%。望还王
一降一增之间,折叠屏折射出中国手机终端市场新的新希新内希望。
今年双11购物节中,望还王折叠屏手机大放异彩。京东方面的数据显示,双11大促开场头10分钟内,包括小米、华为、荣耀、OPPO、vivo在内的手机品牌总成交额1秒破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折叠屏手机10分钟销量同比大增400%。
近日,各大厂商对于折叠屏的偏好也格外明显。11月23日,荣耀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agic Vs 携荣耀最新操作系统正式亮相。7499元的起售价、升级性能及跨平台操作系统……这家号称要做“苹果和华为的最强对手”的公司,被业界认为抬高了行业天花板。
就在上个月,真我realme副总裁、全球营销总裁、中国区总裁徐起在微博上公布了一则疑似将发布新机的消息。而据其透露,有可能是realme真我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产品。这一答案,将在近日揭晓。不过,业内对此的看法更多是,这是其“放弃机海战术,转战折叠屏高端战略”的开始。
从“大砖头”到直板手机、翻盖手机,从小屏到大屏,再到曲面屏、折叠屏,手机终端一直在不断进化,其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屏幕。经历过多次更迭之后,当下的折叠屏手机,所承载的意义也更多。
01
折叠屏手机的三年窗口期?
“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发展的生死之战,我们会坚定不移执行高端化战略。”今年2月,雷军重申小米的高端化战略时,将苹果视为对标对象。“产品和体验要全面对标苹果,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小米为何要对标苹果?
原因很简单。自问世以来,苹果一直是手机终端厂商的“公敌”,这不仅表现在全球销量排名上,更表现在技术、体验等各个方面。虽然近年来消费者对苹果新机吐槽不断,但其所占领的用户心智始终强劲。
不过,在折叠屏上,苹果公司显然慢了不是一星半点。自去年9月被曝出正在研发多种折叠屏方案的设计以来,外界对苹果折叠屏手机的期待值几乎拉满。今年4月,苹果方面也发文称,苹果正在测试一款9英寸左右的可折叠显示屏设备,同时预测称,苹果的折叠屏手机将于2025年推出。
这也意味着,外界想见到苹果的折叠屏手机,还要等三年。
与苹果保守策略相比,国内手机厂商对于折叠屏手机的热情非常高涨。
在苹果折叠屏手机2025年上市前,国产手机厂商们势必将拼尽全力抢占窗口期。在壹DU财经看来,原因有二。
其一,自2007年第一部苹果手机诞生以来,智能手机已有15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期,智能手机经历了诸如摄像头、屏幕尺寸、刷新率等一系列功能的迭代及行业内卷后,各大厂商开始陷入同质化泥潭。
摄像头从1个到4个,从单摄到双摄,内存从128G到256G甚至1T,但明显的趋势是除了功能的进阶和叠加,智能手机并没有质的突破。即使是后面的苹果也不外如此。
信通院数据显示,2018-2020年,智能手机销量连续三年下滑。在此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形态、实现颠覆式创新,进而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成为所有手机厂商的共同课题。
其二,智能手机高端化已是大势所趋,折叠屏手机也被视为国产手机厂商跨越山丘的新机会。
原因何在?从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下降,而折叠屏手机同比逆增可以明显看到新的超车机会。
在苹果可折叠手机面世前的一段时间时,是国产折叠屏手机厂商抢占高端市场不可多得的机会。
02
高端化梦想
2018年10月,柔宇公司发布了第一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即便这款手机被业界戏称为“半成品”,但不能否认的是,以此为标志,折叠手机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在此之后,折叠屏手机成为各大厂商寄予厚望的新赛道。仅三星一家,就在2020年推出了三款折叠屏手机,中兴、摩托罗拉、华为、柔宇科技等也先后有产品上市。到了2021年,更多厂商开始涌入,华为、小米、vivo等相关产品专利相继曝光,赛道热度持续上升。
“出道”三年,折叠屏一直定位高端。大屏幕、多功能、灵活,是其三大主要卖点,但同时,痛点也格外明显。
柔性OLED屏幕至今无法突破的“折痕”问题几乎困扰住所有厂商。在OPPO和小米等多家官方旗舰店的商品评价中,“折叠屏比较脆弱,在折叠时需要检查,确保没有小颗粒,否则将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高端定位的高价格也让不少消费者望折叠而兴叹。2021年,华为第三款折叠屏手机Mate X2开启销售,17999元的高售价虽然距离普罗大众的平均消费水平线很远,但“一机难求”的局面却还在上演。对此,不少消费者质疑其有“炒货”嫌疑——这与它发行前两款折叠屏手机的经历如出一辙。
随着时间的推移,折叠屏的价格看似被“打下来”了,但依然“很贵”。
“一般科技发烧友会更热衷于追逐这种新潮,折叠屏手机一是高端,二是区别于普通手机的酷。”宋先生告诉壹DU财经。“全公司400多人当中,目前只有1位负责技术的同事在用折叠屏,好像他天生就喜欢研究这种新鲜事物。”
在他看来,万元以上的价格对普通消费者仍有一定负担,毕竟功能和常规智能手机并没有太大差别。
当然,当撒贝宁手中的新一代折叠旗舰vivo X Fold+的屏幕展开,左屏看台本、右屏看资料时,更多人只是感叹“真牛”,而对于自己是否有类似需求依然持怀疑态度。
ZDC数据调研中心的一份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于5000元以上手机关注度只有10.21%。这也意味着,万元以上手机依然是少部分人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下调成为必然趋势。
2021年12月发布的华为与OPPO折叠屏手机,售价均已降至万元以下。中信证券曾预计,随着产业链升级,未来折叠屏手机的主流价格带有望降至5000~8000元。但这个数字仍超过主流消费者的预算。
鉴于苹果手机的高端定位,其折叠屏手机的价格势必不会太低,国产厂商的折叠屏并非没有机会。
但目前来看,券商和企业并没有这么乐观。毕竟折叠屏能否成为高端智能手机的主流还是未知数。国金证券曾预测,2021年,1000美元以上价格段的智能手机中,折叠屏手机的渗透率仅为10%。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即使乐观估计,折叠屏手机也只能从高端手机市场分得二三成的份额。
即使如此,各大厂商仍在花大力气布局折叠屏手机。此前OPPO高层曾透露,Find N这款折叠屏手机,为了实现接近1:1比例的内屏,付出了巨大代价,仅内屏便花了1亿元。此外,华为的折叠屏手机更是演变成系列产品。
就在前天,荣耀发布的折叠屏手机Magic Vs搭载最新MagicOS 7.0操作系统正式登场,起售价7499元,较其第一代折叠屏手机便宜了2500元。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当华为将竖版“小折叠”手机价格降到6000元以内后,荣耀选择紧随其后将“大折叠”起售价降到8000元的举动,实际是在意料之中。
而对于降价的原因,荣耀CEO赵明认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要达到百万级,产业链的成本才能降下来,手机厂商才能有钱赚,他有信心在荣耀Magic Vs上实现这个目标。“在国内折叠屏市场占有率升至两位数肯定没有问题。”
写在最后
手机终端的高端之争,一定是一场持久战。功能做上去、价格打下来,或许才是国产手机厂商们弯道超车的关键点。
- ·开放还是封闭?中美给出了不同答案
- ·祥生控股前8个月销售额195.8亿元,采取多项措施改善财务状况
- ·医政医管局:对核酸检测机构实行“红绿灯”制度 黄灯整改、红灯退出
- ·生物制药半年报|圣诺生物研发费用率较低 未名医药轻研发重营销业绩“双降”
- ·英特尔推新款可编程芯片,能否越位AMD?
- ·2023年考研冲刺:报名人数或再创新高 天价培训班性价比争议
- ·鼓励专业人士进校园,北京发布十条措施促青少年足球体教融合发展
- ·华为苹果巅峰对决:Mate 50与iPhone 14你选哪个?
- ·天津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高质量轨道
- ·男子代位继承无法提供爷爷和父亲死亡证明,公证员用数月查实
- ·8月IPO终止审核数量创新高,创业板年内被否企业已超去年全年
- ·美媒:大众启动保时捷上市计划 或为近年来最大规模IPO之一
- ·智评理财风云榜||最高超业绩基准195BP,国有理财公司近6个月收益上线
- ·南昌农商银行上半年净利同比下滑95.12% 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红线
- ·韩国向朝鲜提议举行会谈解决离散家属问题
- ·广发期货异动点评:供需阶段性错配,影响铁矿石走强
- ·多方共议个人养老金发展:深入推进养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高普惠性和可得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 ·违规发放津贴630多万、收受礼品礼卡, 东海证券原总裁被公开通报
- ·28.8亿元!2021年海口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创历史新高
- ·有港股盘中暴涨超200%,啥情况?A股逾3500股下跌,酒店、旅游崛起
- ·以岭药业:市场上出现假冒“连花”系列产品 保留追责权利
- ·方证视点:需求端不足 新消费拉动
- ·北京7日新增本土7+3,均涉及学校
- ·商务部:2022年服贸会共达成各类成果1339个
- ·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GIV2022)将于12月7-8日在合肥召开
- ·一个镇41家企业无法注销,这个工作室将服务送到“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