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适50亿元 投资加速技术转移 医疗器械“买买买”模式 还能持续吗
作者: 钱童心 [ 在医药行业,买买买早期通过这种“买买买”的健适加速技术模式推动的如再鼎医药。但资本的亿元医疗注入使得收购标的价格水涨船高,企业收购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这种主要依靠全球引进的转移模式逐渐失去吸引力。 ] 11月13日,器械健适医疗总投资50亿元的模式无锡基地项目正式启用,预计3~5年后形成超百亿产值医疗产业规模。持续 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买买买医疗器械,前两年通过资本的健适加速技术迅速扩张收购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资本驱动的亿元医疗医疗器械平台,不过随着这两年资本开始收缩,投资健适医疗的转移这种依靠收购发展的模式也正在受到更大的挑战。 公开资料显示,器械目前健适医疗旗下的模式成员企业包括健适无锡、健适大湾区、天津瑞奇、南通华尔康、江苏尼科、泓懿医疗、聚赢惠康、Genesis MedTech Innovation、Genesis Shockwave、GVascular等。 在众多的收购中,健适医疗今年2月对心脏瓣膜企业苏州杰成的收购尤其受到业内和资本市场的关注,这项收购规模达到20亿元左右。通过收购苏州杰成,健适医疗踏进了目前最火热的心血管器械赛道——结构心。 不过杰成曾是一家创业失败的公司,团队最终因与投资人的矛盾而解散。此前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健适花了高昂的代价收购一家倒下的企业,其中也不乏资本运作的成分。公开资料显示,创始人李革是杰成医疗的投资人之一,而药明康德也支持了健适医疗收购项目。 健适医疗近年来另一项值得关注的引进项目为美国上市公司ShockWave的“血管内冲击波”钙化处理技术,健适获得了该项目的中国独家代理权。据介绍,ShockWave的产品也将借助健适无锡的研发生产基地进行技术转移和国产化。今年以来,该公司在纳斯达克的股价涨幅接近40%。 多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目前全球资本都开始收缩的大环境下,健适这类靠资本运作和收购来支撑的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豪华版消耗资源是否能与融资能力相匹配是一个问题,毕竟医疗器械是长周期的。”一位资深医疗器械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健适医疗由前波士顿科学中国CEO王欣创立,在上述人士看来,尽管王欣拥有整合资源的能力,但是他的短板也很明显,就是对研发的了解以及对资源的组织能力。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健适基本没有原研的产品,而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是创新,这恰恰是健适缺乏的。“在基础研究和产业转化方面应该要有一个平衡点。”他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我认为原研的价值就在于稀缺性和潜在的垄断效应,如果只是资本运作,那么很难保证购买项目的质量都一如既往的好,只能跟风买买买。资金方面的损失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还会错过时机,当产品上市时就面临一片红海。” 也有业内人士称,健适依托背后强大的资本,可以提升容错率,仍然具有优势。 在医药行业,早期通过这种“买买买”的模式推动的如再鼎医药。但资本的注入使得收购标的价格水涨船高,企业收购的成本越来越高,这种主要依靠全球引进的模式逐渐失去吸引力。近一年来,再鼎医药股价下跌近56%。 “健适现在的扩张仍然受益于前一阶段资本推动的时代,现在大资本出不了钱,他们会面临较大的挑战,再大手大脚地花钱可能不会得到投资方的通过。”某国内医疗器械厂商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的每一分钱都得省着花,花在刀刃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房价过低不利于年轻人奋斗」是经济学家倪鹏飞说的吗?
-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河南卫辉冬小麦播种进行时
- 明显降温!前三季港股IPO规模缩水七成,如何确保吸引力?新措施来了
- 传挪威国家石油考虑收购中海油的英国油田
- 但斌已与林园合力“布局”!建仓了基建,“弯腰捡钱”机会出现?
- 【育儿问答】宝宝有脐疝能用5分钱硬币压?
- 中金:维持海吉亚医疗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50港元
- 新科诺奖得主作品《悠悠岁月》热卖,人文社:已紧急加印 坚信作者将拥有广泛的中国读者
- 广州法院引用“绿色原则”判决涉虚拟货币“挖矿”合同案
- 各方重金布局的“机器狗”是“玩具”还是“工具”?
- 一碗鸭血粉丝汤最低仅2元,“含鸭量”严重不足!南京要制定标准了
- 友邦保险10月17日斥资约1.78亿港元回购264.44万股
- 11月LPR按兵不动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 IMF副总裁:美国通胀非常顽固 美联储应继续坚持加息
- 贝莱德将首发偏债基,此前3只权益基金水土不服,最高跌19%
- 英国央行安抚市场:购债结束 但仍开放其他政策工具
- 监管规范私募投研 三个“禁令”剑指涉内幕交易活动
- 流动性经济学|经验的陷阱:从方法论谈美联储的盲区
- 九安医疗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最多超10亿,但海外抗原销售存极大不确定性
- 美元兑日元破150“一触即发”,日本是否会再次出手干预?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