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利好政策频出 中医药传承发展进入快车道!

利好政策频出 中医药传承发展进入快车道

时间:2025-07-06 04:15:00 来源:指雁为羹网 作者:探索 阅读:530次

炒股就看,利好权威,政策中医展进专业,频出及时,药传全面,承发车道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入快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近日,利好上海、政策中医展进天津等多地相继出台政策支持中医药传承发展。频出上海提出鼓励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药传中药复方制剂、具有长期临床疗效验证的承发车道医疗机构制剂申请上市。受该消息提振,入快截至6月10日收盘,利好大涨逾7%,政策中医展进、频出、等涨超4%。

今年以来,中药审评审批和创新均呈加速之势。中药上市公司的研发热情高涨,部分上市公司正积极扩展已上市产品的适应症。业内人士表示,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中医药支持政策,中医药行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建议关注中药OTC、中药创新等相关赛道。

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开展医疗、医保、医药联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点。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试点,推动中医特色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推进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和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

此后,多地陆续发布关于支持中医药发展的相关措施意见。6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中药传承发展。结合现代科学和制药技术,挖掘传统经典中药方药和临床经典方,鼓励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长期临床疗效验证的医疗机构制剂申请上市。鼓励应用传统工艺配制、具有现代研究证据的新经验方申请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备案。根据国家技术指导原则,加强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

6月8日,天津市医保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措施》(简称《措施》),对中成药带量采购、动态调整中医药医保支付范围做出进一步明确。《措施》指出,深化医保供给侧改革,开展中成药带量采购,完善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配套政策,鼓励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落实医保基金直接结算、结余留用等支持政策,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情况监测,扩大天津市中成药使用;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民族药、中药饮片、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纳入天津市医保支付范围,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河南省中医药条例》(简称《条例》)日前正式公布,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对源于经典名方、名老中医验方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中药新药研发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要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的人才、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认为,中医药利好政策频出,传承、创新、中西医协调发展与走出国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处于政策红利期的中药行业有望迎来较大发展机遇。

上市公司研发热情高涨

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2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注册申请11658件,同比增长13.79%。受理的需技术审评的9231件注册申请中,以药品类型统计,中药注册申请444件,同比增长40.95%;化学药注册申请为6788件,同比增长25.66%,占全部需技术审评的注册申请受理量的73.53%;生物制品注册申请1999件,同比增长39.79%。

创新药注册申请中,创新中药有54件,同比增长134.78%,增速超过创新化学药和创新生物制品。其中,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44件、新药申请(NDA)10件。以药品类型统计,2021年批准/建议批准创新中药39件,同比增长39.29%。中药的审评审批和创新均呈加速之势。

今年以来,中药上市公司的研发热情依然高涨,部分上市公司正在积极的扩展已上市产品的适应症。中药创新药龙头企业日前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关于金振口服液、大株红景天胶囊、苁蓉总苷胶囊分别增加适应症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部分上市公司的新药临床申请获批。3月初,申报的中药1类新药“全三七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用于心脉瘀阻所致的胸闷心痛等的临床试验。

今年1月,两款创新中药获批上市。1月4日,发布公告,公司1.1类创新中药七蕊胃舒胶囊获批上市;1月10日,国家药监局消息称,1.2类创新药淫羊藿素软胶囊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上市。

认为,随着中药的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循证的“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的逐步落地和深化,以临床为支撑的中药创新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细分赛道存投资机会

湘财证券认为,“政策+医药消费刚性+业绩稳增+估值优势”共同构建中药行业的投资机会。围绕中药行业相关政策,寻找中药行业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三大主线。

首先是关注中药创新、品牌中药及中药配方颗粒。政策对于中医药行业的支持涵盖全产业链,涉及上游中药材种植、中医药服务体系、人才建设、传承创新、开放发展、医保支付、审评审批等多个方面,中药行业迎来政策红利期。中药创新、品牌中药及中药配方颗粒是受益相对较大的细分领域。

其次是关注偏消费、OTC终端拓展。中成药集采相对温和,独家品种表现较好。在集采大背景下,OTC终端的拓展可以助力中药企业平滑医院端集采带来的降价影响。

最后是鉴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建议关注与新冠预防治疗相关的中药产品及生产企业。

万联证券认为,长期来看,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中医药支持政策,中医药行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建议关注中药OTC、中药创新、中药配方颗粒、新冠治疗相关中医药、中医医疗和中医药出海相关赛道。

在中医医疗和中医药出海方面,万联证券表示,国家支持扩大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总量,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办中医,带动中医医疗产业扩容;推动中医药企业开拓国际重点市场,中医药海外注册销售迎来契机。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央行等八部门:鼓励科创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及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
  • 格力海尔们入局预制菜市场,家电巨头们看中的是什么
  • 10月下旬起,东航、南航等航司恢复并加密多条国际航线
  • 王府井离岛免税店终获批 当年竞争免税牌照的企业都怎样了?
  • 郑眼看盘:多空分歧减弱 两个策略应对行情
  • 若无俄专家参与 俄不承认“北溪”调查结果
  • 美媒:美国消费者饱受通胀困扰 自由支配金额所剩无几
  • “网红超市山姆很好,但我不想再去了”
推荐内容
  • 央行等八部门:支持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企业债券融资
  • 保时捷全球前9月卖了22万台 中国女车主买的最积极
  • 明查|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卡车的司机是叙利亚难民?
  • 中国厂商领跑全球通信设备市场
  • 北京丰台部分社区将推出核酸自采点
  • 民银资本10月17日斥资约31.63万港元回购17.1万股